陕西韩城:数亿元工程债化解难 地方部门疑似“欺上瞒下”?

2025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实施。该法针对长期困扰民企的“三角债”问题明确规定,禁止大型企业以“背靠背”条款拖欠中小企账款。

陕西韩城:数亿元工程债化解难 地方部门疑似“欺上瞒下”?

日前,在解读上述法律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强调,要下功夫治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支付问题。然而,中经融媒了解到,在陕西省韩城市,因多年举债超前建设,当地拖欠民企相关账款高达数十亿元。

比如,当地曾投资40亿元打造的千亩花椒产业园项目,至今仍未支付代建商数亿元工程款项。

实际上,融资平台韩城市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韩城城投)早在2022年就发生“债务危机”。尽管2024年开始,韩城市在化债方面开始发力,城投发行8.98亿元的公司债用于化债,但多年来拖欠不少企业的巨量工程款,依然让其手脚受制,难言信用全面恢复。

据了解,在上述案例中,即使工程款官司已经打赢,化债协议已经签定,但截止目前,韩城城投依然没有按照化债协议约定支付欠款近亿元。

近亿元工程款 官司打赢也没付

据陕西省渭南市中级法院(2021)陕05民初10号民事判决书显示,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西航建)就曾起诉韩城城投及韩城花椒产业园,要求支付相关工程款5978余万元,及违约金1236万元,合计约7215万元及拖欠利息。

一个背景是,2016年韩城市曾高调推进当地特色花椒产业化,并投资韩城花椒产业园区。据当即官媒报道,该产业园区占地1222亩,总投资40亿元,自2016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计划2017年底部分项目投入运营,2018年全面投入运营。园区包含“七大功能区”,包括综合交易区、花椒深加工区、粮食储备区、生活配套区、科技商务会展区、综合服务区等。

上述判决书载明:经法院认定,2015年8月18日,陕西航建与韩城花椒产业公司签订《韩城市花椒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一期)委托代建合同》约定,韩城城投委托花椒产业公司代建位于韩城市芝阳镇东侧的韩城花椒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2.19亿元,代建管理费每年30万元。

展开全文

韩城城投给花椒公司授权包括组织设计、施工、设备和材料的招标采购,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的谈判与签订等,花椒公司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对工程价款、质量等有审核权和确认权。花椒公司按照项目进度向韩城城投提出投资计划申请、并按月报送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韩城城投负责支付相关款项。

2016年11月24日,韩城城投与花椒公司签订《花椒产业园项目(二期)委托代建合同》载明,韩城城投委托花椒产业公司代建的二期项目投资约1.2亿元。

此前的2016年4月25日,陕西航建与花椒产业公司签订《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相关工程合同暂定价6000余万元,工程进度款项结算与支付于次月10日前按审核后的进度款50%支付,进度款支付至合同总价款50%时,暂停支付,待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完毕后一月内付至95%,其余5%为质量保证金。

2017年6月27日,陕西航建与花椒公司又签订了《陕西省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相关施工工程,工程价款暂定3000余万元。2018年1月11日,双方还签订施工合同,约定659万元的工程借款;2018年12月10日,双方又签订了约847万元的施工合同。

上述合同工程,已经先后竣工结算,但韩城市方面仅支付了部分工程款项。截止起诉时,韩城城投应承担支付相关支付义务为:工程款5978余万元,及违约金1236万元,合计约7215万元。

为此,渭南市中院判决,韩城城投于判决生效30日内向陕西航建支付工程款5978余万元,以及支付相关利息。但韩城城投为拖延支付,以工程质量等理由又向陕西省高级法院上诉。但陕西省高级法院于2021年12月6日,基本维持了一审判决,仅变更了工程款利息计算时间方式等。韩城城投对此仍不服,又向陕西省高院提出再审请求,2022年8月10日被驳回。

另一起,工程款纠纷案件判决书显示:裕华建设集团公司也在2023年状告韩城城投公司,追索工程款项431万元及利息,工程保证金200余万元及利息。韩城市法院对此于2023年12月14日判决基本支持裕华公司所求。

化债协议成空谈 欺上瞒下“捂盖子”

值得注意的是,此后韩城市城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又与上述两家企业签订了“化债协议”,约定了债务相关事宜,但至今仍未执行。

比如,韩城城乡产业公司与陕西航建公司签署的一份《债务化解协议补充协议》显示:双方与2024年7月2日签订的化债协议补充,韩城城乡产业公司向陕西航建应支付金额为:8374余万元。协议签订10日内支付1000余万元,剩余债务于2024年8月、9月哥支付30%,2024年10月31日前支付40%。

2024年7月2日,韩城城乡产业公司与裕华公司签署的一份《债务化解协议补充协议》就显示,双方曾签订化债协议确认双方累计债务为:857余万元,最晚于2024年12月31日前付清。

然而,至2025年5月,上述化债协议也没有被执行。

事实上,陕西有媒体曾多次关注上述债务问题,但韩城市一方面给上级部门报告称:“当地已经基本完成化债”;另一方面却对被拖欠的民营企业“多方拿捏”。

比如,在上述韩城花椒产业园项目上的债务资金,韩城市就向陕西省财政厅提供隐瞒材料二被内部通报。不过即使有关部门将情况批示反馈给韩城市政府部门,但当地仍是以“没有钱”而搪塞被拖欠的民营企业。

有法律专家认为,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之际,陕西韩城对于拖欠民企巨额债务“慢作为、不作为”的做法已经涉嫌违法,但是要处理地方部门违法,对当地法院也是一个挑战。该专家建议,可依据有关规定,上级可对当地主管领导进行谈话、处分等方式督促其依法落实清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