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Connor 欧意okex交易所 2024-10-15 22 0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州北部。

布鲁姆企业远离闹市区,环境优雅,占地广袤,是纽约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公司,也是全世界行业的翘楚。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爱德华·布鲁姆,被誉为继爱迪生之后最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东西绝对没有拿不到专利权的,也绝对没有不灵便的,更绝对没有无利可图的,短短二十多年之中,他便创造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是当时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布鲁姆企业的规模也被认为超越了两个世纪前爱迪生企业的影响力。

此刻布鲁姆企业的顶层正在进行一场盛大而奇特的表演。

对于这么一家庞大的企业而言,顶层面积自然很大,但布置的场地并不算大,三面都是座位,这是为来访的记者朋友准备的;一面是工作区,安装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立体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会向全世界同步转播。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全场视野最佳的位置留给了一位看上去索然无味的矮个子。他约莫四十五岁左右,穿着一身剪裁老式但熨烫平整的西装,稀疏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面孔稍显苍白,平淡无奇,总之是一个让人看完之后便遗忘的普通人。

但他既然能被声名显赫的大发明家、超级富豪布鲁姆先生奉若上宾,实则就证明他绝非平凡之人。

他就是詹姆斯·普利斯!

人们都称呼他普利斯教授,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教授,甚至可以说是教授中的教授,科学家中的科学家。教授先生奖项等身,其获得的最为重量级的奖项就是两届诺贝尔奖,这也使他追平了居里夫人(1903年物理学奖、1911年化学奖)和莱纳斯·鲍林(1954化学奖、1962年和平奖)创造的惊世纪录。

普利斯被誉为“自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头脑”,他最新提出的理论叫做两场论。所谓两场论,是针对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而言的,不过唱的却是反调。这些伟大的头脑思索出来的东西当然高深玄奥,咱们普通人看个热闹就行了:简而言之,前者以统一引力场和电磁场为目标,故称引力-电磁统一场论;普利斯则断言“存在着无法统一的两个场”,故称两场论。

两个鼎鼎大名的人物、一群美国报社的精英记者、向全世界直播的现场画面……他们究竟在弄何玄虚呢?

展开全文

答案就在场地中央那几平方米的区域里!

但放在那里的却并非什么埋藏千年的宝藏,也非外星球的奇幻物什,而只是一张台球桌。球桌正中冲压出了一个直径一英尺的圆洞,这就是球洞了。另外,球桌四周安放着一些布鲁姆先生发明出来的仪器装置,上面有一些可以读数的仪表盘,这使它看上去不那么普通,而俨然是伟大头脑发明出来的高科技产品!

事实上这当然是无与伦比的高科技,只需要听一听此刻布鲁姆先生得意自满的演讲就知道了:

“如诸位所看到的,穆斯堡尔效应平衡读数已经下降到了零,现在在你们佩戴的特制墨镜里出现的光柱就是失重场已经出现的特征。各位记者先生都可以过来近距离欣赏(于是记者纷纷离席,簇拥到台球桌四周,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等到记者们再次散去,布鲁姆又提高了嗓音:

“但我们的表演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已经完成了一个失重场,证明了它是切实可行的。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这个场有什么用,我们即将看到的现象世界上无人看过,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尽管我很想进行这个试验,但我觉得普利斯教授应该获得这个荣誉。普利斯教授有当世最伟大的头脑、两度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场论之父,同时也是本人的发明以及本场表演的启蒙者——尽管他并不认为表演将会成功,并且有勇气公开宣布这一点!

“作为他最亲密的朋友、共事二十多年的同事,我深知普利斯教授的球技精湛,可能仅次于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才华,所以我希望由他进行有关固体和失重场相互作用的首场实验。现在,亲爱的杰米(詹姆斯的昵称),能不能请你把一个台球打进有效失重范围以内呢?”

普利斯教授用隐藏在墨镜后面的眼神深深凝视着布鲁姆,然后迟疑不决地伸手接过了递过来的球和球杆。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布鲁姆把现场交给了教授,自己坐了他的座位,嘴里犹在滔滔不绝。按他的说法,一旦教授把球打进失重范围之内,球就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缚而静止不动。然而众所周知,地球不断的在自转并且公转,在此时、此刻、此地的纬度上,地球将下沉运行,在人们随着地球运动的过程中,静止不动的台球就会产生出一种奇观,它看上去似乎升高了,已经脱离了地球表面!

在那么一瞬间,台下某位记者看到普利斯教授镜片后的眼睛似乎颇有深意,教授瞄了远处安坐不动的布鲁姆一眼,又扫了扫桌上的台球,跟着一杆击出了球。

在众目睽睽之下,球动了起来。

并不快,正是办事拖拖沓沓、说话语焉不详的普利斯教授的典型风格。

球慢慢撞到了桌边,于是又反弹回来,这样就更慢了。

但它终于滚向了那失重场中耀眼的光柱中!

接下来的一切离奇之事都发生在15秒之内。台球刚进入光柱的覆盖范围,忽然就像离弦之箭一样瞬间消失不见,伴之而起的是一道灼热的电光和一声撕碎空气的厉啸……

又几秒后,有焦臭味从布鲁姆的座位散发出来。人们蜂拥上前,只见布鲁姆先生还保持着双臂交叉的姿势坐在椅子上,然而一个恐怖的洞口已经贯穿了他的前胸和后背,无论骨头还是血肉,尽为所碎。

在经过混乱的15秒之后,人们把布鲁姆送到了医院,经过尸检解剖,发现他大半个心脏都被击得粉碎。从前布鲁姆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普利斯教授的新思想,布鲁姆死了后,他的企业还得运行下去,董事会只好任命詹姆斯·普利斯接替了布鲁姆的职务并给了他很多股份,普利斯教授从此得以摆脱中产阶级生活,迈步进入亿万富翁之列。

布鲁姆胸口的洞,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粒台球的大小。

是的,正是台球杀死了他。

他确实搞成了失重场,但他的预判却错得十分离谱。据普利斯教授后来解释,布鲁姆创造出来的失重场环境中,任何进入其中的物体都是完全无质量的,连落入其中的空气分子也不例外,自然也包括那粒台球在内。而完全无质量的物体,只能以一种方式运动,那就是——光速!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任何无质量的物体,只要其存在,就必然以光速运动。我们看到灯光扩散得快,正是因为组成灯光的是光子,进入失重场丧失质量的台球就如同打开电灯后发出的光,它立即以光速进行运动。而一个光速行进的台球其危险性堪比炮弹,当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这粒台球烧糊了球台桌面,击穿了球桌边沿,穿透了布鲁姆的身躯,跟着射穿了玻璃窗,进入了厚达几百英里的大气层。

它不再是台球,而变成了一颗流星。

接下来它会一直以光速飞行,飞出太阳系,飞进苍茫太空。它会永远这样运行下去,直到撞上一个体积大到足以阻上它的物体,才会在上面砸出一个陨石坑而停下来。

那位旁观了整个事态的记者,一直怀疑是普利斯谋杀了布鲁姆。普利斯和布鲁姆的关系一向有些怪诞,不能说他们的关系不好,也不能说他们的关系很好,他们互相泼冷水、揭老底的时候比喝马提尼酒、切磋台球的时候更多得多。布鲁姆的所有发明全都来源于普利斯的物理理论,但当他成为亿万富翁后普利斯仍然只是个干瘪瘪的中产阶级。在失重场这件事上,两人互相指责对方愚不可及,且常以此公然羞辱对方。种种矛盾可能让普利斯教授动了杀机,于是以一场完美的犯罪让布鲁姆永远闭上了嘴。

然而任何指控都要讲究证据,普利斯宣称自己后来才想明白其中原因,况且他只是随随便便的击出了台球,谁也不能将他定罪。

是谋杀,还是意外?已经永远也没人知道了。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这是一件虚构的杀人案件,历史上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四位,除前面提到的居里夫人、莱纳斯·鲍林外,还有约翰·巴丁(1956年和1972年物理奖)和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年和1980年化学奖),绝对没有这位詹姆斯·普利斯先生。

这起案件很离奇,但并不曲折,那是因为作者本身也并没想写成大案要案。事实上,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它就是阿西莫夫的经典之作《台球》,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到过本篇。

《三体》第一部第2章,章节名就叫“台球”。因被三体人暗算,物理学的大厦面临崩塌的地步,崩溃的物理学家们有人选择了自杀。随着又一个女物理学家自杀身亡,因在《球状闪电》中发现了宏原子而闻名于世的大物理学家丁仪与上门拜访的纳米科学家汪淼做了一个科学实验,实验很简单,也是打台球,在普通的桌子上来打。

大科学家打起台球来,和普通人没啥两样。桌上放两个球,一白一黑,黑球放在洞旁咫尺,而白球仅距黑球10厘米左右,丁仪问能不能把黑球打进去?

毫不客气地说,这么近连三岁小孩子都能打进去,杆子随便一捅就可以了。

所以汪淼当然说可以,而丁仪则坚持要他试试。

试试就试试。一如所料,汪淼轻轻一击,黑球轻松进洞。然而,对于这个试验有何目的及特殊性,汪淼可以说是三角函数懵逼。

但他今天注定会继续懵逼下去。

丁仪接着招呼一脸迷惑的汪淼,把沉重的球桌又搬了四次方位,从客厅的一角搬到另一角,再到第三个角、第四个角,最后一次搬回原位,总共五次,汪淼亦击杆五次,当然,这么近的距离真的谁都可以打进去,他自然也不例外,五次全部进洞。

很轻松。也很无奈。他当然不会觉得面前的大物理学家在把他当小孩子耍,但的确不明白重复这个简单的物理实验有何作用,以及对行将崩溃的物理学大厦能够有何帮助!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丁仪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五次试验中,“其中四次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和不同的时间,两次在同一空间位置但时间不同”,五次撞击(击球进洞)的试验结果全都一样!

跟着他开始了不寒而栗的假设。

想象另一种结果:

第一次,白球将黑球撞入洞内;

第二次,黑球走偏了;第三次黑球飞上了天花板;

第四次,黑球像一只受惊的麻雀在房间里乱飞,最后钻进了您的衣袋;

第五次,黑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出,把台球桌沿撞出一个缺口,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就像阿西莫夫描写的那样。这时您怎么想?

让我们再次重复一遍试验条件,黑球就在洞口,白球离黑球10厘米。应该说,不管这张台球桌在世界上哪个角落,不管时间是白天黑夜以及24小时中的哪个时间段,不管打台球的是你我他还是别的谁,按道理都应该一杆进洞,绝对没有废话才是。而丁仪的假设告诉你,不一定,甚至说一定不,最恐怖的结果是这粒台球有可能会冲出太阳系,就像《台球》中所描写的一样!

要不就是丁仪疯了;

要不就是见鬼了!

丁仪当然没疯,因为这种假设真的发生了。

两粒台球相撞击的过程,就像高能加速器中的粒子碰撞。其时北美、欧洲和中国一共建造了三个加速器(台球桌),这些加速器将粒子对撞的能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最终目的是试图让整个物理学都向前进一步。然而,在新的对撞能级下,同样的粒子,同样的撞击能量,一切试验条件都相同,不管是换加速器还是同一加速器,撞击试验一次次重复,但得到的结果没有一次相同,也根本没有规律可循。

这意味着物理学不再存在,物理学家们都慌了,信仰崩溃的后果让他们再也受不了了,于是纷纷选择了自杀。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三体》是刘慈欣的经典力作,也是一本奇书。

奥观海说“读完《三体》,我才觉得当美国总统也就那样”,虽然川大爷肯定不这么以为,但这的确证明《三体》有某种超越权力甚至超越种族的宏大宇宙观和时间观。

前几年雷布斯看了《三体》,从字里行间看出了五个字“三维打二维”,从此小米以剽悍的硬件堆砌和惊叹的全民低价改写了手机市场格局。所谓三维打二维,就是用更先进的观念(包括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与竞争对手形成代差。

盖茨和小扎推荐的书单上,《三体》赫然在榜,这事很能代表主流商业界对本书的推崇。虽然他俩同时还推荐了别的书,但很难说不是在《三体》中发现了某些商业竞争的策略,这必定是与雷军英雄所见略同的。

台球以光速飞出,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

《三体》很厉害,喜欢的人把它夸上了天;《三体》很一般,不喜欢的人读到游戏中纣王烹杀伏羲和周文王时就表示再也读不下去。甭管有多少人推它,也甭管有多少人踩它,咱们都应该擦亮眼睛,拿出自己的判断。总体来看,本书的好评毕竟远超恶评,所以我想一定有它的道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就我个人来说,首先是折服于《三体》的强大脑洞,以及由此增加的对世界、宇宙的某种可能真相的不寒而栗,比如本篇的台球试验,再比如射手和农场主假说。其次,对《三体》中提到的经典科幻的扩展阅读,看《三体》以前,我从没看过阿西莫夫的《台球》。通过对《台球》的阅读,增加了一次对科幻大师的近距离了解。

我也推荐孩子们看看这本书,虽然世界和宇宙的真相离他们还很远,但总有一天,今日的阅读会促使他们投身于科研领域,为祖国在被卡脖子的芯片、光刻机、航天工业等领域一展身手;又或是投身文学领域,以天才般的构思和文笔再度谱写出科幻奇章,将中国的科幻水平拉升至又一高峰。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才是阅读《三体》的最大功德。

而《三体》最经典的版本自然是从1版1印畅销到现在的重庆出版社的全套版本,一共三本,分别是《三体I》、《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全套不贵,才65元——领券还能减20哦,也就是说只需要45元,真可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需要一件衣服或一顿快餐的钱。

偶尔的快餐足以让孩子回味,而必要的阅读更能让孩子受益一生。如有意购买,记得点击下面链接哦:

评论